私募基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融资咨询>私募基金
中国唯一主权财富基金中投的5年进化:捐赠模式
来源:财经国家新闻网 时间:2013-01-09 点击次数:

     9月5日,“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论坛”第四次会议在墨西哥城召开,论坛主席金立群出自即将迎来五周岁生日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公司”)。

  作为中国唯一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监事长,金立群获任论坛主席除了有国家实力的背书,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投公司的逐渐认可。

  当下,主权财富基金增长迅速,正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和跨国投资的重要力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13年,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资产将达到3.4万亿至5.8万亿美元规模。

  不过,尽管主权财富基金规模和影响力正在增强,但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波诡云谲,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作为中国唯一的主权财富基金——初始注册资金2000亿美元的中投公司,其资产配置和投资活动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5年来,中投公司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负重出征并进行着自我进化。在此过程中,中投公司每一个细小的举动都牵动着国内外舆论敏感的神经,而其一贯低调审慎的行事风格,又给外界留下无限的想象。

  “积极的少数投资者”

  国际社会对中投公司的接纳和认可来之不易。

  作为政府所拥有或控制的投资工具,主权财富基金并非新生事物。自科威特投资局(KIA)于1953年成立以来,主权财富基金的存在已有半个世纪。随着2007年中投公司和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的成立和开展境外投资,欧美等国家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对跨境资本心怀疑虑,认为他们不仅追求经济利益,还具有一定地缘政治目的,并因此对外来投资设置种种障碍,还希望通过制定国际经济规则对主权财富基金的行为和活动进行限制和约束。

  2007年10月17日,就在中投公司成立不到1个月的时间,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发布公报,要求国际社会尽快确立主权财富基金运营规范,并于当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授权IMF制定旨在规制和约束主权财富基金行为的所谓“最佳行为准则”。毋庸置疑,西方大国的矛头主要是指向中、俄两个新兴经济体。

  为缓解来自投资接受国的压力,同时也为争取更大的话语权,中投公司全程参加了主权财富基金国际工作组和主权财富基金《圣地亚哥原则》起草小组的工作,并联合其他新兴市场主权财富基金与美欧等西方大国进行平等对话,有效地赢得了规则的主导权。

  2008年10月, 《圣地亚哥原则》在美国华盛顿于IMF和世界银行年会期间正式颁布;在2011年5月于北京召开的第三次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论坛年会上,中投公司监事长金立群当选为论坛主席。

  目前,在经合组织的推动下,一些投资接受国政府已采取措施来欢迎和吸引外国投资,并与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外国投资者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和合作关系。然而,在另外一些国家,外国投资者、特别是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仍面临各种障碍和过于苛刻的监管约束。特别是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持续疲弱,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必然对全球投资环境造成影响,也会给中投公司这样的长期机构投资者造成很大压力。

  中投公司总经理高西庆对此指出:“在开展对外投资时,一方面要善用当地法律、税务、会计等专业顾问,避免犯不该犯的规。另一方面要特别讲究推进交易的方式方法,注重与监管机构畅通、无障碍的沟通,并且注重与投资接受国的立法、行政机构以及相关项目所涉及的行业和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的政府关系、公共关系工作。”

  在近5年的投资实践中,中投公司对100多个国家、70多个细分行业的“外资准入及监管政策”进行了归纳研究,并编制了投资政策指引,做到熟悉并切实遵守投资接受国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与申报义务。与此同时,中投公司积极开展与国际金融机构和东道国监管机构的沟通宣传工作。不仅注意与全球财经界、有关国际组织、投资接受国政府与监管部门等各方面保持经常性接触与对话,还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种中外高端国际会议和重大多、双边对话与磋商活动等,促进和维护公司利益,宣传公司投资政策与理念,推动全球金融稳定和资本与投资的跨境自由流动。

  “《圣地亚哥原则》颁布四年以来,中投公司履行了该原则,开展商业化运作,追求财务回报,及时、透明地发布经审计的中投公司年报,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认可。我们不寻求控制所投资的企业,但求做积极的持有少数股权的投资人。这个‘积极’是指帮助所投资企业实现价值增长,”中投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楼继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2012年4月,专门负责中投公司海外投资的中投国际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斥资约4.25亿美元,以私募配售的方式收购俄罗斯最大的黄金生产商普利斯约5%的股权,便是做“积极的少数投资者”的典型案例。

  5%的股权投资似乎不值得太多关注。殊不知,俄罗斯政府对类似金矿等“战略资产”实施严格的保护,外国资本特别是外国主权资本的渗透比例极低。中投公司的此次投资,无疑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教授温来成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5%的股权投资比例并不高,(中投公司)更多的是出于‘走出去’开拓市场的需要,也体现了国有企业战略上的考虑。”

  而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更多从市场自身角度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分析,“当前市场资本普遍集中于能源资源领域,中投某种意义上也属于普通的投资公司,也考虑市场热点。不能因为中投公司政府背景就简单理解为其投资行为一定暗含某种国家战略考虑。”

  捐赠基金模式

      除了国际社会及投资接受国的认可,中投公司还需面对来自外部尤其是舆论界对其业绩的关注。

  谈及中投公司的业绩压力,楼继伟曾表示,“相比国外投资机构来说,中投公司有着自己的难处。中投公司的资金成本高,成立之初,每个工作日要求有3亿元人民币的盈利,才够覆盖当年成本开支及股东投资回报的要求”。

  另一重压力则是来自外部的期许,谭雅玲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毕竟,公众普遍认为,国家层面的投资就是最好的。政府背景留给公众的想象力丰富。”

  中投公司内部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公司每年都要对外披露年报,直接导致外界过度关注其短期收益。报表披露的短期收益是一个时间节点上的反映,事实上,短期收益率是随时变化的,并不能取代长期的投资价值。

  也正因为如此,通过资产配置实现长期目标和短期波动的协调,成为中投公司在投资策略上面临的最大难题。

  据记者从中投公司了解到,对于中投公司这样的大型机构投资者来讲,资产配置是投资活动的重中之重,通常决定了投资组合风险和收益特征。从资产配置的国际经验看,传统模式采用60%配置于股票、40%配置于债券的“60/40”模式,以公开市场投资为主。该模式基于股票和债券的预期收益、风险特性及相关性,对投资组合进行优化,在既定的风险水平下实现收益最大化,或在既定的预期收益目标下追求投资组合风险最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投资者逐渐认识到市场上还存在着一些可以带来超额回报的资产,其超额回报来源于非传统意义上的一些特征,如资产的不可变现性、超长投资期和非透明的市场估值等因素。

  以美国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捐赠基金为代表的捐赠基金在传统资产配置模式的基础上,大量增加了私募基金、基础设施、房地产、对冲基金等另类资产,旨在通过高股权beta敞口获取经通胀调整后的长期实际收益,并基于资产的分散化来实现组合风险的分散化,大幅降低组合的波动性和下行风险。当前,“捐赠基金模式”已成为国际上大型基金的主流配置模式,另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达到投资组合的30%左右。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捐赠基金模式”取得了相对传统资产配置模式更加出色的回报率。

  中投内部人士称,中投公司成立后,以“捐赠基金模式”为框架,结合公司自身特点和中国国情,制定了自己的多元化资产配置模式。作为长期投资者,中投公司投资另类资产方面有着比较优势,可以发挥自身投资周期长的优势,通过长期持有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目前,中投公司的资产类别分为五类:现金、股票、固定收益、绝对收益和长期资产。其中,中投公司将泛行业直投、泛行业私募股权、资源能源、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归为长期投资,并赋予了较高的配置比重。

  与此同时,中投公司在进行海外投资时也特别关注一些背靠中国因素的直接投资。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其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了全球许多公司收入与利润增长的动力与源泉,中投公司可以通过投资这些公司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譬如,中投公司长期资产的配置中有较大比例的资源能源投资,希望通过增加投资获取对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敞口。

  截至2012年6月末,中投公司境外投资业务年化收益率达到3.9%,高于国际捐赠基金年化收益率的中值,在动荡的全球经济金融市场中,较好地实现了国家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

  投资策略演进

  中投内部人士也坦言,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本次金融危机中资产配置模式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也不能忽视。“捐赠基金模式”框架下的绝大部分资产受增长因素驱动,与增长因素相关的资产贡献了90%以上的风险,看似多样化的资产配置,其风险实则高度集中。危机中不同资产类别之间和区域资产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增加,一损俱损,投资组合在短期内出现较大波动,并面临较大的深度减值风险。此外,中投公司的长期资产配置比例较高,特别是有较多资源能源和金融等周期性行业的投资,这些资产的波动率要高于整个组合,增大了控制短期波动率的难度。

  当前,全球机构投资者都在探索更为有效的资产配置模式。其中,基于风险因素而非资产类别进行投资组合多元化的风险因子配置、风险平价配置受到了较多关注。

  例如,有的机构将资产收益的主要驱动因素分为经济风险、实际利率、通胀、信用、流动性、政治风险六大类,并确定对六类因子的风险配置比例和对应的资产配置比例。丹麦养老基金、美国阿拉斯加州永久基金、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等机构正在积极实践这一模式。

  另一个探讨比较多的改进方向是在资产配置中引入政策组合,即根据中期(3年)经济形势和资产估值,结合长期资产投资进度对战略资产配置方案进行修正,形成的未来1-3年的组合构建目标,并在每年进行回顾,这种配置方式相对可以容纳较多长期资产。安大略教师基金、澳大利亚未来基金、加州公务员基金和德州教师基金等多家机构均采用了这一模式。

  毋庸置疑,任何一种资产配置模式都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需要经过不同的经济周期和市场环境才能充分体现其投资效果。今年2月,中投公司邀请德克萨斯州教师退休基金,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新加坡投资管理局、加拿大退休金计划管理局等国际同业机构来华,就如何更好地进行资产配置、组合构建以及低流动性资产和对冲基金投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此外,中投公司改进投资策略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更多地从风险维度认识资产和开展配置。中投公司已经建立了多资产自营组合,实践风险平价配置模式,该组合建立以来运作情况良好。在长期资产中,中投公司增加了基础设施、房地产等稳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以核心类实物资产投资为主,关注项目现金流质量。中投公司已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了基础设施投资,今年2月斥资2.76亿英镑购买了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8.68%的权益。

  与此同时,中投公司于2011年初将投资周期延长至10年,其滚动年收益率作为评估投资绩效的重要指标。目前,中投公司基本实现了满仓运作。在投资区域方面也有所调整,中投公司相对降低了在北美与拉丁美洲的投资比例,增加了在亚太、欧洲及非洲的投资比例。

  针对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产品日益丰富、投资策略日趋多元化等情况,中投公司进一步加强了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对风险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实现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集中度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的统一管理,并对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控制。

  “从个案而言,做好尽职调查非常重要”,楼继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此外,与当地基金或者联合投资人合作也是较好的风控举措,他们在当地具备较为熟悉的资源,或对某个专业及行业更有经验,共同投资,分散投资风险。”

  自我进化

  为更好地捕捉讯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中投公司自身也在进行着管理架构等方面的调整和变革。

  2011年9月,中投公司将原国际业务分拆至新成立的中投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国际”),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公司”)并列为中投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别独立开展相关业务。

  根据调整方案,中投国际完全继承了中投公司原有境外投资业务及其经营原则和运作模式,汇金公司则继续履行对国有重点金融机构进行股权投资,依法行使出资人权利并履行其义务等职责。

  这次业务调整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中投公司的海外投资主体是旗下的独立子公司,不再受到中央汇金公司作为政府金融平台及银行控股公司定性的困扰。

  在中投公司作为资本金的2000亿美元中,包括此前央行通过中央汇金公司向国有银行注资的670亿美元。这部分由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以债权换取央行在中央汇金公司的股权的形式,将中央汇金公司整体并入了中投公司。 中央汇金公司为中投公司的业绩贡献突出。2008年和2009年,中投公司的全球投资组合回报率为-2.1%和11.7%,而同期合并中央汇金公司业绩后的资本回报率立刻大增,分别为6.8%和12.9%,这一比例至2010年升至13.7%。

  中投公司在年报中称,“中央汇金公司设有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团队。中投公司的全球投资业务和中央汇金公司代表国家进行的国有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之间,实行严格的‘防火墙’措施。”

  尽管如此,外界有关中投公司业绩倚重中央汇金公司的说法依然不绝。中投国际的设立,使得这一困扰得以消除:未来中投国际在海外上进行投资时,将不必再反复解释与中央汇金公司的关系,其商业性原则得以更为有效的发挥。

  更大的变革或许还在未来。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上对中央汇金公司未来是否独立以及是否归并金融国资委等问题的各种传言甚嚣尘上。

  “中投公司目前所处的地位非常被动,账面亏损被人为写成巨亏,而盈利又被说成是汇金的贡献。如果汇金剥离出去,反倒是中投国际真正成熟的时刻。”一位熟悉中投公司的人士坦言。

  让商业性原则在中投公司有效发挥还存在另外一个障碍,那就是董事会存在比较浓厚的行政色彩。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商务部均有派出董事或监事的权力,公司11名董事中有10名是副部级以上的官员。

  “官员最擅长的是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欠缺经济管理方面的经验。从市场的角度而言,招揽人才应侧重实践经验和经历”,谭雅玲也同时表示,“中投公司作为一个特殊的有‘中国特色’的投资机构,其发展中处于市场与行政的两难境地,我非常能理解。”

  从目前海外投资看,人才依然是瓶颈。中投公司也坦承,面对较大的人才竞争压力,公司已经致力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5年来,中投公司通过主权财富基金的定位,国际化的投资平台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吸引了大批海外金融人才回国发展。截止2012年6月,中投公司海外投资部分共有员工405人,其中165人有海外工作经历,外籍华人44人,其中不乏在国际大型投行或基金工作多年、拥有丰富投资经验的顶尖人才。

  但面对金融行业人才高度竞争的现实,要留住人才不光需要平台的支撑,中投还需要在企业文化和激励制度上更进一步。

  目前中投公司正致力于打造“中投团队”的企业文化,希望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提高对公司的信任感、忠诚度和凝聚力。

  与此同时,中投公司还逐步建立了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匹配、多层次、多维度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业绩奖金的激励约束作用,使之成为激励和留住骨干人才的有效手段。

  主权财富基金

  是指由政府拥有、用于特殊用途的投资基金或制度安排。其由政府建立,服务于宏观经济目标,持有和管理资产,并采用一整套投资战略来实现财务目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