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融资咨询>私募基金
PE遭“红海+寒冬”困境:并购退出成猫冬策略
来源:华夏时报 时间:2013-01-07 点击次数:

 

  近两年来的“全民PE时代”已将PE行业变成了一片红海。

  投资者“散户化”、资金“热钱化”使得投资成本逐步抬高;同时,在经济增速放缓、资本流动性下滑的现实背景下,PE机构的投资回报率、行业募资、投资活跃度出现明显下滑,中国PE行业正在步入严冬。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获悉,尽管行业处于寒冬期,结构性机会和调整却在出现。在融资上,大型投资者开始越来越活跃于PE市场;退出渠道上,并购越来越受到重视。此外,PE人士还在考虑回购、在PE行业内部退出或以分红为基础等不同的退出政策。在他们看来,退出方式多样,必然导致投资更加专业和多样,也能形成LP(有限合伙人,即出资人)的多样化。

  来得很快的PE寒冬

  10月份IPO市场的持续低迷,让IPO数量和融资金额双双跌至2009年7月IPO重启以来的新低。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10月,仅有8家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完成IPO,合计融资65.9亿元,环比下降3.8%,同比下降79.5%。

  这8家公司中有4家出现了VC/PE身影。通过这4家公司的IPO,有10家投资机构实现退出,合计获得账面退出回报60.6亿元,平均账面回报率为7.15倍,相较三季度IPO退出平均账面回报率,有所企稳回升。

  数据显示,2012年三季度的投资回报率只有2.73倍,较2011年最高点下滑70%。从近两年PE机构IPO账面回报情况看,2011年一季度回报率曾达到9.08倍的高点,而后一路下滑。

  但这或许还不是最糟糕的数据。据中科招商董事长兼总裁单祥双透露,实际情况是平均回报率可能还不到两倍。在他看来,2012年是PE调整的元年,“经过近一年来的发展,大家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了,PE行业的调整来得十分剧烈。”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董事长陈颉也指出,不仅是退出环节,随着宏观经济大环境的急转直下,2012年PE行业遭遇了募资、投资等各个环节的寒冬。

  募资领域,2012年新成立的基金截至目前共63家,募资总额125亿美元,相比去年的503家和495亿美元,大幅下滑。投资方面,2011年PE市场投资案例达1400家,今年截至目前,仅400家左右,数量不及去年的30%。

  在单祥双看来,目前PE行业的核心问题是盈利性出现了问题,曾经非常赚钱甚至非常暴利的PE行业,现在出现了即使投资的企业上市了仍然亏钱的现象,且这已非个案。

  对此,万博经济研究院认为,投资成本上升和IPO降温必然导致PE机构的投资回报率大幅降低。

  万博经济研究院研究表明,投资者“散户化”、资金“热钱化”带来的后果就是投资成本不断被抬高。数据显示,2011年二季度,PE行业LP总数为3947个,至2012年三季度,已经达到惊人的7018个,涨幅高达77.8%。其中“富有家族及个人”LP占据半壁江山,数量为3516个,投资者“散户化”十分严重。

  万博经济研究院由此指出,与机构投资者相比,这部分资金的抗风险能力较差,投资周期短且要求回报率较高,这直接导致了“PRE-IPO”模式盛行,哄抬价格的情况屡见不鲜。

  尽管行业处于寒冬期,“募投管退”出现全方面收缩,陈颉透露,PE市场也出现了一些结构性机会,包括大型投资者开始越来越活跃于PE市场,社保基金已投资15只基金,保监会也放宽险资投资PE限制,市场化的FOF也在稳健增长。

  陈颉认为,未来3年内,社保基金、保险公司、上市公司、市场化的FOF、政府引导基金这些有长期基金配置计划的机构,将初步形成成熟稳定的LP体系。

  达晨创投合伙人副总裁傅哲宽也透露,在融资上今年开始转型,过去的投资人都是个人为主,今年主要由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作为公司的LP主体。

  退出的变革

  此外,陈颉还指出,随着二级市场的低迷和一级市场激烈竞争导致估值倒挂,就退出渠道和投资机会而言,并购在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并购退出渠道也越来越受到投资机构的重视,未来将成为继IPO之后的又一大重要退出渠道。

  从等待IPO上市的潜在上市公司数量看,未来PE机构以IPO上市方式退出无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沪深交易所发布的最新IPO申报企业信息显示,目前审核中的待上市企业数量为749家,按境内IPO近两年季均上市65家公司计算,已申报的待上市企业就需要将近三年才能消化完。

  而潜在的待上市公司数量更是数不胜数,即使按照国内目前5000家VC/PE机构(不完全统计)、一家机构一年投资一家企业来计算,则每年潜在上市资源增量为5000家,按以IPO方式退出的比例为20%计算,每年通过IPO上市的潜在公司增量为1000家。而实际的IPO数量是,2011年境内IPO数量281家,今年到目前为止不足150家,境外IPO数量从105家跌至目前52家。

  记者注意到,未来,大批项目将面临失败风险,它们将寻找新的退出渠道,如并购或转让。

  九鼎投资合伙人温俊峰就指出,他们在证监会申报的家数目前是所有投资机构中最多的,因为IPO的进度大幅度放缓,对他们的影响更大一些。

  温俊峰透露,九鼎投资现在增加了两个业务部门,其一就是并购业务部。在他看来,九鼎投资工厂化的PE投资模式使得他们接触的企业非常多,有很多达不到上市要求的在以前会放弃掉,而现在希望能通过并购把这些项目和已上市的公司和行业龙头对接起来,“一方面满足公司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多了一个退出的渠道。”

  东方富海合伙人赵辉更是表示,有些项目在投的时候,就考虑可能被行业内的上市公司收购,从而实现退出。此外,新三板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他们也会加快在新三板的布局。

  凯雷集团董事总经理赵宁也表示,一方面鼓励他们投资的企业到A股上市,但另一方面,有些投资周期较长的企业,如果走报会上市程序,可能要七八年之后才能退出,所以在某些项目上,凯雷将持有的股份转让给人民币基金,或A股上市公司,“比海外上市或者在海外做并购估值可能还会好一些。”

  对于退出的变化,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王能光认为,未来在并购和回购两个方面应该是有机会的。他特别强调回购这种方式。他指出,有很多中小企业在初期发展阶段需要外部资金支持,银行资金往往够不着,股权投资对他们有很好的阶段性帮助。发展到一定程度稳定后,创业股东可把支持他的投资人的股份回购回去,由创业股东分享稳定的收入。

  由于退出方式多样,王能光认为,必然导致投资更加专业和多样,同时也导致LP的多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