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融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融资咨询>民间融资
民间融资风险对农信社影响及对策
来源:来源:山东润昌农商银行 作者:张相俊 时间:2013-05-29 点击次数:
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民间融资形式呈现多样化,民间融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由于部分行业不景气,资金链断裂造成的“跑路”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严重扰乱了正常经济金融秩序。对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对农信社的影响已是不容忽视。

  一、民间融资风险对农信社的影响

  (一)资金组织难度加大。近年来,随着民间融资的不断渗透,规模不断壮大,给当地农信社的资金组织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部分农信社由于吸储难度大,可用资金不足,存贷比例居高不下。调查发现,在一些经济较好乡镇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民间融资机构多达几十家,严重影响当地农信社存款业务的正常开展。

  (二)贷款营销难度增加。近年来,由于民间融资形式多样、手续简便、期限灵活等特点,成为许多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农户乃至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受到那些生产规模小、资金周转困难、无力寻求担保的小微企业的亲寐。这一现象严重挤压了当地农信社的信贷投放空间,给农信社信贷营销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扰乱正常信用环境。随着民间融资行为多样化,民间借贷市场日益活跃,许多农信社的贷户因自身经营规模较小、资金周转困难,在无法新增贷款授信的情况下,盲目选择了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由于民间借贷利率较高,使原本经营不善、资金短缺的小企业、小商户雪上加霜,直接造成原来在农信社贷款的商户、企业无力正常还款,造成贷款逾期。这一现象严重扰乱了当地信用环境,制约着农信社“三信”工程的大力推广。

  (四)增加员工涉案风险。民间融资活动的日益猖獗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信社内部员工管理难度。民间融资往往以“高利息”为诱饵,筹集大量资金向客户发放贷款收取高额利息,可以说是“暴利行业”。部分农信社员工经不住诱惑,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误入歧途,将大量资金投放到民间借贷机构,更有甚者挪用单位及客户资金高利放贷,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最终触犯法律,锒铛入狱。

  二、防范民间融资风险的对策

  对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民间融资风险给农信社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加大金融常识宣传力度。为有效防范民间融资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农信社要充分发挥自身点多、面广、人多、地熟的优势,通过积极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行为宣传教育”等活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商户,加大对金融法规和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主动承担起对农民进行金融教育的义务,积极宣传非法集资危害,提高农民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观念,引导客户理性投资,自觉维护当地农村金融环境稳定。

  (二)强化“主动营销”意识。为有效应对民间融资给农信社存贷款业务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农信社要积极改变营销策略,变“被动”为“主动”。在利率市场化的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提高存款利率,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引导客户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提高储蓄的积极性。同时创新信贷机制,积极拓展信贷市场,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适当降低贷款准入门槛,加强基层信贷需求调研,对信用良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资金需求及时满足,提高办贷效率。

  (三)建立客户风险监测机制。为有效防范客户参与民间借贷行为,远离民间借贷风险,农信社要逐步建立健全客户风险监测体系,尤其是对个别存、贷款大户。一是要建立专门的风险监测台账,做好大额现金交易的报备工作,及时监测风险和防范非法集资活动;二是定期对辖内资金运行及需求状况进行市场调查,不断改进和改善金融服务;三是重点加强对客户大额信贷资金贷后检查,及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对存在参与民间借贷苗头的,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提前收回或保全信贷资金。

  (四)加强内部员工管理力度。为防范内部员工参与民间借贷活动的风险,农信社要着重加强对内部员工的教育和管理,逐步建立健全防范员工参与民间借贷风险长效机制。一是定期组织开展员工思想道德教育和案例警示教育,引导员工自觉远离民间融资风险;二是建立员工行为排查制度。重点加大对“九种人”的排查、全面了解干部职工亲属关系及经商情况,及时掌握员工8小时以外的生活情况;三是建立员工行为监督制度,强化对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的监管,一旦发现有参与民间借贷活动的,立即进行停职处理,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